【344放射中级职称考试笔记】 – 第10节 骨缺血疾病

2024-04-26 0 419

骨缺血性疾病

骨软骨缺血坏死以骨骼或干骺部骨软骨局部缺血坏死为特征,多发生于某些长管骨的骨端、骨突及短骨的骨骺部原发骨化中心或二次骨化中心均可发生。既往曾沿用过骨软骨病、无菌坏死、缺血性坏死、骨骺及短骨坏死、软骨下坏死、非化脓性骨髓炎、骨软骨炎等名称。

X线表现:病变早期,X线片上常无阳性征象,此时应定期摄片复查,以免漏诊,必要时应摄对侧相应部位的X线片进行对比观察。早期骨密度增高。当坏死区周围血管及破骨细胞进入坏死区之后,病骨内即出现裂隙、分节或碎裂。当死骨被周围纤维组织代替之后,即显示为围绕坏死骨的透亮环。病变趋向修复时,坏死骨吸收,纤维组织成骨,病骨密度和形态逐渐恢复正常。但当骨骺变形时,在负重关节可留有永久畸形。

CT 表现:对于骨缺血坏死的诊断较X线敏感。骨软骨缺血坏死早期主要表现为坏死区内骨小梁结构紊乱,其内有点片状密度增高影。晚期主要表现为坏死区骨质碎裂、变形,碎骨之间骨质吸收呈不规则低密度区,正常骨结构消失。相邻关节可出现关节囊肿胀、关节积液等征象

MRI表现MRI可显示骨髓组织的早期改变,是诊断早期骨缺血坏死的最敏感方法。典型表现为坏死区地图样短T1混杂长T2异常信号,边缘部由于新生血管、肉芽组织形成及反应性新骨形成,导致出现典型的“线样征”、“条带征”或“双边征”,坏死骨周围骨髓表现为边界不清长T1长T2异常信号。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

病因与病理】

引起骨缺血坏死的病因,常见有外伤、血液系统疾病、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后、酒精中毒、代谢病、减压病、放射线照射、胶原血管病、肾移植、化疗、慢性胰腺炎和痛风等。其中又以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创伤和酗酒最多见不论病因如何,最终均导致股骨头血供减少,引起骨细胞及骨髓细胞坏死。随着骨细胞的死亡,修复反应也开始,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和增生毛细血管逐渐向坏死区生长。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以新骨的形式覆盖于坏死骨小梁表面,使骨小梁增粗。

临床表现】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近年来日趋增多,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前者多见于30~60岁男性。主要症状和体征为髋关节疼痛、压痛及放射痛,髋关节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出现跛行。

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初期:股骨头皮质下方可出现新月状透亮影(新月征)以及条带状和(或)斑片状硬化

中期:股骨头塌陷、扁平,轮廓不规则。股骨头皮质呈台阶样断开(台阶征)、成角和股骨头基底外侧出现平行的双皮质影(双边征)亦为股骨头塌陷的征象。

股骨头内密度改变可为:①单纯硬化,条带状和斑片状骨密度增高,包括邻近股骨颈的横行硬化带(颈横线)②混合硬化,硬化区和透亮区并存,包括伴有硬化边的囊状透亮区和裂隙样透亮线(裂隙征)③死骨,股骨头上部呈单纯硬化或混合硬化密度,周围伴有透亮带或并行的透亮带和硬化带;④股骨头基底部可出现病理骨折,股骨颈下方皮质增厚或骨膜增生。

晚期:股骨头明显变扁或呈蕈状变形,内为弥漫或局限性不规则硬化或透光区,股骨颈增粗,可伴有髋关节半脱位和退变。

2.CT 表现早期,股骨头外形完整无碎裂,但股骨头星芒状结构变形,股骨头内可有点片状或条带状密度增高影,周边部分呈丛状改变或相互融合。晚期,股骨头塌陷、碎裂,股骨头内星芒状结构消失,代之以斑片状、条带状钙质样高密度硬化和软组织密度透光区。

3.MRI表现 股骨头内地图样或半月形异常信号,坏死区边缘呈现线样长T1和长或短T2信号,称为“线样征”或“双线征”,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特异性表现。

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需与退行性骨关节病鉴别,前者关节间隙一般无改变,后者关节间隙明显变窄,骨质增生及关节下囊变显著,股骨头塌陷及股骨颈缩短变粗不如缺血坏死明显,CT 检查无特征性“双边征出现。

CT可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范围及骨表面轻微塌陷,对X线诊断困难的病例有一定帮助。MRI是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为敏感和特异的方法。

腕月骨缺血坏死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20~30岁的手工业工人。男性发病为女性的3~4倍,右侧发病为左侧的5倍。症状常出现于外伤之后,表现为腕部疼痛、无力,活动障碍。


影像学表现】

1.X线与 CT 表现:早期月骨靠近桡侧边缘软骨下出现一裂隙,之后常可见到数条细小的横行骨质疏松线,并呈碎裂现象。典型表现为月骨正常的新月形轮廓变形或消失,外形扁平,体积缩小,骨密度增高,正常骨小梁消失,有时出现囊变。邻近腕骨密度正常或骨质疏松。周围相邻关节间隙常增宽。晚期出现退行性骨关节病改变。

2.MRI表现 早期可见月骨内局限或弥漫性长T1、稍长T2信号。病变进展可见月骨内点状长T1、长T2信号,同时伴有月骨塌陷或节裂。晚期呈弥漫性长T1、短T2信号,塌陷明显,甚至碎裂。

鉴别诊断与比较影像学】

月骨结核:出现骨质破坏和周围关节间隙变窄,常同时侵犯其他腕骨。

X线平片显示月骨骨质改变不如CT,MR显示坏死早期改变优于CT。

足舟骨缺血坏死

临床表现】

好发于3~10岁儿童,常单侧受累。主要症状为局部疼痛或触痛,足背肿胀,跛行,部分可无症状。

影像学表现】

X 线与 CT 表现:幼儿期发病者,早期征象为骨骺碎裂,周围骨质疏松。较大儿童发病者,舟骨已发育完好,最先表现为骨密度不均匀性增高,外形无改变。随后舟骨变小、变扁,呈盘状,厚度仅为正常1/4到1/2,边缘不整,并可见到裂隙或节裂现象相邻诸关节间隙正常或增宽在发病数月内,足舟骨呈进行性破坏,并逐渐出现局部修复,2~3年后可逐渐恢复正常,有时在足舟骨背侧可存留不规则隆起。

椎体骺板缺血坏死

临床表现】

椎体骺板缺血坏死又称 Scheuermann 病、青年性脊柱后突、青年驼背症等

正常椎体骨骺的骨化中心于8~13岁出现,18岁左右闭合。椎体骺板缺血坏死好发于10~18岁青少年,14~16岁最为常见。常侵犯多个椎体,好发于胸椎下段和腰椎上段,以生理后突明显且负重较大的第8~11胸椎受累最多见,偶尔累及全部胸腰椎。

影像学表现】

1.X线与 CT 表现椎体骨骺出现迟缓,呈分节状,密度增高,轮廓不清,形态不规则正常椎体骨骺与椎体间匀称的透明线不规则增宽。椎体前部楔形变致典型圆驼状脊柱后突椎体前部上下缘亦可局限性凹陷,呈阶梯状变形,椎体前缘亦可不整齐椎间隙正常或前部加宽。椎体相邻面常可见 Schmorl 结节恢复期,骺板与椎体融合,但椎体仍呈楔形或阶梯状,脊柱后突畸形亦永久存在

2.MRI表现 椎体楔形变、上下缘阶梯状变形与X线平片、脊椎CT矢状位重建表现一致。Schmorl结节多呈长T1、长T2信号,边缘有更长T1、更短T2信号线绕。

收藏 (0) 打赏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点赞 (0)

商品来源于抖音精选。

阿柳云网 放射中级笔记 【344放射中级职称考试笔记】 – 第10节 骨缺血疾病 https://www.aliuyun.cn/88896.html

常见问题
  • 打开链接,或者复制链接到手机端,用抖音app打开即可。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